香水的歷史跟人類的歷史一樣老,古老到沒有人能確定是如何開始的,考古學者們只能透過零碎的歷史片段來推測香水的神祕起源。
西元前3500年-最早的記載於埃及
幾乎對所有宗教而言,燒香代表對神祉的一種祈求與禮讚。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及埃及人透過焚香祭拜神靈,香水詞 Perfume, 字首 Per 表示穿過,fume 有煙霧之意,意思是"穿透煙霧",彷彿在這樣的虛無飄渺、煙霧迷漫的迷離幻境中,人們能上達天聽與神明交談。
一開始,只有祭司們能使用香水及參與製造香水過程,在尼羅河兩岸旁很多寺廟都有設有特殊的香水實驗室,例如愛德福神廟(Edfu)的香水房(perfume room)。而人類最早的香精便是埃及人發明的奇馡(Kyphi),有著再生、復甦之意,在製作木乃伊時,神職人員和煉金術士使用調和過的各式芳香精油塗敷在屍體上,當成防止腐壞的藥物。直到後來,香水也漸漸成為尊貴國王皇后用來彰顯身分地位的物品。
西元前700年-香水製作的藝術起源於希臘克里特島
古埃及香氣的力量開始擴散,香水通過緋尼基人帶到希臘,古希臘人認為香水是眾神的發明,代表著神的降臨和祝福,並實驗各種萃取技巧,改進了埃及的香水製造技術,香水一度極受歡迎,當時的政治領袖梭倫(Solon)認為國民對香水使用氾濫,頒佈香水禁令,但他並沒有成功,香水依舊是最熱門的商品,由於當時人們對茉莉花的喜愛,還將茉莉花設立成希臘的國花。
西元前41年-羅馬大帝拜倒在埃及艷后的香氣下
埃及人對香水的狂熱在埃及女王克麗奧佩托拉(Cleopatra)達到最高峰,據說她利用香氣誘惑羅馬執政官馬克安東尼及羅馬大帝凱薩(Caesar),使其成為她的愛人。在中東和希臘的影響下,羅馬人也漸漸沉迷於香氣中,羅馬人使用的香料甚至比阿拉伯還要大,西元一世紀時,羅馬每年使用2800頓的乳香與550頓的沒藥,羅馬噴泉中流淌的則是玫瑰水,真是名副其實的香水噴泉。
中世紀-阿拉伯商人帶著香料踏上絲路
羅馬崩解后,香水跟著失勢,然而在阿拉伯國度,對香水的熱愛從來不曾減退,阿拉伯出產著許多價值極高的香料,在絲路上,阿拉伯商人將這些珍貴香料帶上駱駝商隊,仰賴星辰指引橫越沙漠,以滿載的香料換取珍珠、絲綢、馬匹、瓷器與黃金。而阿拉伯也是第一個使用蒸餾法提煉玫瑰、茉莉和其他種類的花香精油的民族,這項古老的蒸餾工藝,不只讓花朵的芬芳得以流傳至今,也奠定了往後香水配方的基礎。
14世紀後-歐洲香水工藝開始進入了繁盛時期
人們對香水的熱愛很快在地中海蔓延,第一瓶酒精基底的香水被創造出來,其中包含了迷迭香和其他香料,由匈牙利的伊莉莎白女王之命名為匈牙利(Hungary water)。在文藝復興時期,義大利公主凱瑟林(Catherine)下嫁法王亨利二世時,還帶著她的香水調配師來到法國,在格拉斯(Grasse)開設了第一家香水店,從此每一位紳士和淑女都會佩戴噴灑過香水的手套,以代表自己的品味和時尚,而格拉斯也成為歐洲香氛原料的中心產區,開啟了現代香水業的發展。
無論是4000年前的古埃及法老,還是現代的香水工藝,不管朝代如何替換,香氣成了日常生活中息息相關的接觸,香水的風尚一直持續至今,也許可以理解為因為活著就必須感覺,而氣味帶給人們愉悅的感覺,隨著必然的呼吸而氣味帶給人們愉悅的感覺緩緩的佔據人心的全部,導出人心的內在欲望。